心脏不舒服别硬扛!心血管内科专你识别5个危险信号
近天气忽冷忽热,医院心血管内科的门诊量明显增加。很多人以为胸闷、气短只是累的,吃点药缓一缓就好,却不知道这可能隐藏着大问题。今天我们就来,哪些症状需要尽快看心血管内科?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保护心脏?
这些症状可能是心脏在求救
1. 胸闷、胸痛:像石头压着胸口,尤其在或情绪激动时更明显,要警惕心绞痛甚心肌梗死的可能。
2. 无缘无故的心慌:明明没运动,心跳突然加快或节奏混乱,可能是心律失常的信号。
3. 长期乏力:以前爬五楼不费劲,现在走两步就喘,可能与心脏供血不足有关。
4. 下肢水肿:下午脚踝肿得像馒头,按下去有坑,可能是心力衰竭的表现。
5. 不明原因头晕:突然眼前发黑、站不稳,要排查是否血压异常或血管堵塞。
三个容易被忽视的护心细节
别等口渴才喝水:黏稠度升高会增加血栓风险。建议每小时喝两口水,全天1500-2000毫升饮水量。
午睡别超过30分钟:长时间午睡反而加重心脏负担。研究发现,午休20-25分钟对心血管有益。
定期量血压:家里备个电子血压计,早晚各测一次。血压超过140/90就要找心血管内科医生评估。
体检报告上这几个数据要盯紧
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LDL-C):健康人群好低于3.4mmol/L,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要控制在2.6以下。
同型半胱氨酸(Hcy):超过15μmol/L会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,可通过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族改善。
颈动脉超声:40岁以上建议每年查一次,斑块厚度超过2mm就需要干预。
突发胸痛记住三个"千万不能"
千万不能硬扛:持续15分钟以上的胸痛要立即拨打120,心梗抢救的黄金时间只有120分钟。
千万不能乱吃药:没确诊前自行服用硝酸甘油可能加重病情,阿司匹林也不是人人都适用。
千万不能自行就医:剧烈胸痛时走路、下楼都可能引发心脏骤停,必须等待急救人员。
保护心血管从今天做起
建议大家每天快走30分钟,每周吃2次深海鱼,把食用油换成橄榄油或茶籽油。有吸烟习惯的,每少抽一支烟,心血管风险就降低一点。记住,心脏病的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,发现问题及时到正规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才是明智之举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