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到底要不要紧 医生详解糖尿病该不该重视的
近在健康平台,看到有人留言说:“查出了糖尿病,但不想吃药,是不是可以不用管?”这样的想法其实很常见,但糖尿病真的可以放任不管吗?事实上,很多糖尿病患者由于缺乏正确的健康知识,耽误了佳控制时机,导致后续出现多种并发症。今天我们就来系统聊一聊,糖尿病到底是什么,哪些情况需要积极干预。
什么是糖尿病?
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。正常情况下,人体能够通过胰岛素调节血糖水平,但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异常时,血糖就会持续偏高。根据发病机制不同,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、2型、妊娠期糖尿病等不同类型。
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?
糖尿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。有家族病史的人群、体重超标者、饮食习惯偏甜或高碳水、缺乏运动、年龄增长等都属于高风险因素。此外,曾经在怀孕期间出现过高血糖的女性,日后患上2型糖尿病的概率也会增加。
糖尿病是否都需要药物治疗?
并不是所有糖尿病都必须立即用药。以下几类情况可能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实现控制:
1、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,即血糖已出现异常但尚未达到确诊标准;
2、刚确诊为2型糖尿病,血糖轻度升高,没有出现明显并发症;
3、通过积极减重、饮食调整和运动后,血糖能够稳定在理想范围。
但请注意,是否用药必须由医生根据个人身体状况来判断,切勿自行停药或减药。
必须积极治疗的情况有哪些?
1、血糖持续控制不佳。如果多次测量血糖均明显高于标准值,建议尽快就医调整治疗方案,以免损伤血管和神经;
2、已出现并发症迹象。比如视力模糊、手脚发麻、肾脏功能异常、反复感染等,这些都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信号;
3、1型糖尿病患者。因自身不能产生胰岛素,必须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;
4、妊娠期糖尿病。孕期血糖高不仅影响孕妇健康,还可能影响胎儿发育,需严格进行医学管理;
5、伴随其他代谢疾病。如合并高血压、高血脂等,需多病同治,度控制。
糖尿病日常要注意什么?
除了遵医嘱用药,生活管理尤为关键。建议做到饮食定时定量、减少精制糖和碳水摄入,保持每周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,戒烟限酒,定期监测血糖并做好记录。同时,每年少做一次并发症筛查,包括眼底检查、肾功能、变评估等。
结语
糖尿病是一种可防可控的慢性病,关键是要正确对待、科学管理。如果你或家人有血糖方面的困扰,建议尽早前往正规医院内分泌科就诊,获取、个性化的治疗方案。不要轻信偏方或盲目自我调整,这样才能真正稳定血糖,享受健康生活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