嘴唇长疱疹千万别乱挤!医生提醒疱疹反复发作可能是免疫力
这两天嘴角突然冒出几颗小水泡,火辣辣的疼,照镜子发现嘴唇边缘还肿了一大片。35岁的女士本想用粉刺针挑破,结果第二天整个上唇都肿成了香肠嘴,到医院才知道这是典型的"单纯疱疹"感染。
为什么嘴唇周围容易长疱疹?
这种米粒大小的水泡群医学上称为"唇疱疹",90%由HSV-1型病毒引起。当身体抵抗力下降时,潜伏在神经节的病毒就会沿着神经纤维到达皮肤表面。数据显示,我国约有60%成年人携带这种病毒,其中20%会反复发作。
常见诱发因素包括:连续熬夜、精神压力大、感冒发烧、女性生理期、暴晒等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疱疹液体含有大量病毒,抓破后可能感染手指或传染他人。
疱疹发作时的三大误区
1. 用针挑破水泡:这会导致创面扩大,增加细菌感染风险,可能留下色素沉着
2. 涂抹牙膏止痒:碱性物质会刺激破损皮肤,延缓愈合速度
3. 吃抗生素:疱疹是病毒引起,抗生素不仅无效还可能肠道菌群
正确处理疱疹的四个步骤
阶段(刺痛期):感觉皮肤刺痒时立即涂抹阿昔洛韦乳膏,能抑制70%病毒
第二阶段(水泡期):保持患处干燥,可适当冰敷,避免撕扯结痂
第三阶段(溃疡期):使用医用凡士林保护创面,预防继发感染
第四阶段(愈合期):痂皮脱落后需防晒,否则易留下褐色印记
反复发作超过这个次数要看医生
正常情况下疱疹1-2周可自愈。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到皮肤科就诊:
- 每年发作超过6次
- 疱疹面积扩散到脸颊或鼻周
- 伴随发热、淋巴结肿大
- 眼睛周围出现疱疹(可能引起角膜炎)
对于频繁复发的患者,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免疫功能检查,必要时开展抗病毒预防治疗。记住,增强免疫力才是预防复发的根本,充足睡眠、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都有帮助。
特殊人群要格外当心
孕妇、婴幼儿、化疗患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感染疱疹病毒风险更高。新生儿感染可能引起脑炎等并发症,建议家长出现疱疹时避免亲吻宝宝。糖尿病患者创面愈合慢,更要注意保持患处清洁。
近天气忽冷忽热,正是疱疹高发季。如果发现嘴唇周围有簇集性小水泡,记得管住手别乱抓,及时用药才能好得快。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,你知道该怎么处理了吗?


